罗振宇喊话产品经理:这个系列的书,要尽可能都找来…… | 文末福利
得到电子书上线2年多以来,罗振宇老师特别撰文推荐了这10本书。尤其是“海外中国研究系列丛书”“抗日战争专题研究丛书”,罗老师曾喊话电子书负责人:这个系列的书,出版社追回一本,我们就争取上一本。
一起来看看让罗胖念念不忘的都有哪些书吧。
1
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
▲ 蔡宏俊著
张宪文,朱庆葆主编
罗胖说:
差点错过了这本书。
宝啊。
这本书从书名到封面,都太素了,素得激不起阅读欲望。
但是,它背后的历史波澜太壮阔了。甚至可以说,是整个20世纪中国国民情感爆发的一个巅峰。
1944 年,抗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,蒋介石提出来一个著名口号 ——
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十万青年十万军”。
听起来就是一句鸡汤,但是你放到历史处境里一看,太悲壮了。
在当时中国人的观念中,当兵打仗是普通农民的事,好汉不当兵嘛。国家不到最后关头,不到兵源实在枯竭,是不会征召青年知识分子当兵的。
所以,这句口号提出来,意味着整个中国准备跟鬼子拼个玉碎了,是最后的冲锋号。
但是,隔了 80 年,再来看当时的这场知识青年从军运动,或许激动人心,但是隐去了它的另外一面,也是历史最有趣的一面 ——
一句激情的政治口号,一旦落地变成事实,会遭遇什么样的变调?
一系列问题:
为什么在抗战之初,蒋介石没有发动学生从军,却在抗战即将结束之时发动大量知识青年从军?
为什么在战初反对学生从军的教育界人士,在此时几乎没有发表任何反对的声明?
为什么蒋介石能够成功发动这么多的知识青年从军?
为什么大家对于青年远征军的褒贬不一?
它究竟是一支新军还是政治斗争的工具?
它的战斗力如何?
复员机构是如何设置和运行的?
退役青年军复员工作解决得如何?有哪些特点和问题?
为什么有人将 “青年从”(即从军知识青年) 与 “新闻记”“国大代”“军官总” 并称 “四大害”?
事后看,从军知识青年究竟是军中骄子,还是国家耻辱?
这书挺厚,25 万字。满满的历史细节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2
北京的人力车夫
▲ 【美】史谦德著
周书垚、袁剑译;周育民校
罗胖说:
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中的一本。
你看它书名叫北京的人力车夫,其实这个职业群体只是写作的引子,作者用他们来书写当时北京的城市政治。
为啥这个群体能反映北京当时的城市面貌和社会生活?刷书的时候看到些数据:
“1920 年代的北京,人力车是公共奇景。当时北京城人口刚过 100 万,就有 6 万的车夫,每日拉客的人次就有 50 万。”
“有社会学家估计,北京城里 16—50 岁的男性,每 6 个人中就有1名车夫。车夫以及家眷就占了北京将近 20% 的人口。”
你看,有了直观的数据,这个群体一定值得后世历史学者重视研究。
我在刷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观察:当时拉车的行当里主要是旗人。这就有意思了,我们印象里八旗子弟地位高贵,怎么会做辛苦的车夫呢?
书里讲,民国的时候,全国各地的人来北京垄断了各自的行会、职业。旗人以前是吃饷银的,断饷之后进入市场,发现没什么活儿留给自己了,只好进入车夫的行当。
不只是车夫,当时的警察也有不少是旗人,甚至还有白天做警察晚上兼职车夫的。有个故事说,全职车夫晚上调侃兼职的,“想不到你们专打车夫的人也拉车了”。警察回说,“时势所迫嘛,别看我这会儿没权力管你。明天我换上那件衣服,照旧打你”。
彼时的社会,还是一个赤裸裸的权力结构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重磅 | 海外汉学经典、列文森奖获奖作品《北京的人力车夫》即将面世
“小人物·大时代” | 许纪霖、周育民对谈《北京的人力车夫》
3
中国思想的道家之论:一种哲学解释
▲ 【美】陈汉生著
周景松、谢尔逊等译;张丰乾校译
罗胖说:
江苏人民出版社 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 中的一本。这个系列对我来说,属于看到封面必收藏的。
得到电子书已经上了 60 多本了,直接搜 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 就能找到。
一个出版社长期积累的价值。如今,在海外汉学这个领域,这套书绕不开了。
本书介绍
4
大象的退却:一部中国环境史
▲ 【英】 伊懋可著
梅雪芹、毛利霞、王玉山译
罗胖说:
又一本 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。
以大象为切口,看 4000 年来中国人和环境的互动。咱们 “得到听书” 栏目里,苗炜老师也解读了这本书。
你就想啊,河南的简称是 “豫”。咦?里头有个 “象” 啊。
对,古时候,河南是有大象的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5
工程国家
▲ 【美】戴维·艾伦·佩兹著
姜智芹译
罗胖说:
又一本江苏人民出版社 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 的作品。
所谓海外中国研究,就是国外汉学家研究中国历史社会写成的学术作品。
读这些书至少有个好处,收集看待历史的不同视角。
中国学者研究本国历史,难免带有本民族的立场,这一点,外国人多少能跳脱限制。
这倒不是说他们写的内容就是对的。还是那句话,收集的是视角,并不是真理。
这个系列从出版第一本开始,到现在已经有近 300 本,跨越了 20 年(编辑备注:此处应为200多本,30年)。
早年的书大多没有电子书版权,据说出版社在一本一本追回版权。
反正,出版社追回一本,我们就争取上一本。
本书介绍
6
中国乡村的基督教
▲ 【美】史维东著
吴薇译
罗胖说:
又一本 “海外中国研究丛书”。
前几天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老师来公司拜访,听他们讲,这套书还在一直推出新品,而且新书都同步签回了电子书版权。
不过今天上新的这本还是老书,关注的重点是晚清中国社会非常敏感,却又频繁发生的事件,教案,也就是民众跟西方传教士发生的冲突。
过去的研究都集中于发生在城市里的教案,比如有名的天津教案,但是作者的研究很独特,他把眼光对准了乡村地区,以 1860—1900 年江西省乡村作为研究对象。
我简单翻了翻,结论也很有意思。城市里发生的教案大多有精英主导,有传教士的身影。但是乡村地区所谓的教案其实跟基督教本身没有太大关系,反而是源于乡村的日常矛盾,而且最终也都可以和平解决。教案,只不过是民众给冲突披上的一层外衣。
本书介绍
7
宦官:侧近政治的构造
▲ 【日】三田村泰助著
吴昊阳译
罗胖说:
日本人写的中国史。
重点不在于宦官的生理特征,而是它作为权力结构的隐性元素。
作者说,如果把中国历史比作一条山脉,那么宦官就是山脉的背阴处。
本书介绍
8
英帝国史
▲ 钱乘旦主编
罗胖说:
提到英国,你可能会想到“日不落帝国”的辉煌历史,和对整个世界的影响。但你知道吗,英国的先天条件并不好,却在短短300年间不断实现“逆袭”,成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全球帝国,它究竟做对了什么?想一探究竟,《英帝国史》你一定不能错过。这套书的主编钱乘旦,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,今年整70岁了。这套书他整整花了20年。为什么这么久?因为他一个人写不动,这么大的篇幅,他要把自己的博士生也召集起来,每个人分一段来写:从英国最开始准备成为帝国时,一直到英帝国日落西山。这本书还会带你重新审视一个问题:什么叫王国,什么叫帝国?王国就是我们在这个地方,因为地缘甚至是血缘关系组成了一伙人,有一个共同的国王。而帝国,必须有一套意识形态作为纽带,然后整合所有跨越地缘、跨越血缘的人。你可以从这本书里看英帝国是怎样通过意识形态的构建,来完成整个日不落帝国历史的塑造。这套书是国内英国史领域权威专家的心血之作,值得收入书架,更值得加入你的手机,变成你随身携带的资料库,供你随时随地搜索、学习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9
马背上的朝廷
▲ 【美】张勉治著
董建中译
罗胖说:
马背上的朝廷,这是美籍华人教授张勉治教授的书,在清史研究界影响很大,为什么影响大?因为他研究了一个我们很熟悉的话题,但是着眼点很创新,这个话题就是乾隆皇帝下江南。
过去我们一提起乾隆下江南,要么就是各种民间故事,要么就是觉得皇帝贪图享乐,花天酒地,没事瞎跑什么瞎跑,花的都是民脂民膏。
但是如果转换一个视角看,儒家知识分子那么反对皇帝巡游,清代的康熙乾隆还是那么坚持,一定要去,坚决要去,为啥?当然就有很深远的政治考量,我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感慨就是别看大清朝那么大的疆域,但是每一个区域之间的整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,皇帝是一根针,要把一块块的碎花布缝缝补补变成一床大棉被,那也真是不容易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10
吾国与吾名
▲ 胡阿祥著
罗胖说:
今天,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:
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?
人生一切难题,知识给你答案。
这个问题,由皇帝来解释最有说服力了。你想啊,家长给孩子起名字,都要把字典翻几遍,开国之君给国家取国号,当然更慎重。所以国号怎么起,是一门学问。
今天介绍的这本书,就给你答案——《吾国与吾名》;作者:胡阿祥;出版:江苏人民出版社。
本书作者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胡阿祥教授,他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,把国号背后的故事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。
1.最“接地气”的国号——商周
所谓的接地气,其实是因为它们都来自所在的地名。比如商人的祖先曾经被封到“商”这个地方,后来在这建立了国家,就自然而然地把“商”作为国号。国号“周”也是同样的道理,周朝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陕西渭河流域的“周原”,后来建立国家后,也就把“周”作为国号。
2.最“心机”的国号——魏
曹操为了得到“魏”这个称号,动了不少心思,非常有“心机”。你可能会问,曹操为啥钟情“魏”呢?这是因为,当时有一句谶语叫“代汉者当涂高”,即取代汉朝的是当涂高。当涂高指的是挡在路上的高大建筑物。古代皇宫大门上都有一座高耸的城楼,叫“魏阙”,简称“魏”,曹操觉得这和当涂高的含义不谋而合,于是主动要求汉献帝封他做“魏公”,显示自己是天命所归。
3.最“要求上进”的国号——晋
“晋”字,有“高升”的意思,听上去特别上进。其实它的来源,也和“代汉者当涂高”的谶语有关。当时汉朝还留了一个尾巴,也就是蜀汉政权,司马昭认为魏国并没有真正地取代汉朝,这个任务应该由司马家族来完成。于是司马昭要求受封晋国公,后来他儿子司马炎也就用“晋”当了国号。
4.最“没文化”的国号——隋
其他帝王取国号都要有好含义,可“隋”的含义却一点都不好,这就是它“没文化”的地方了。怎么回事呢?杨坚的爵位是“随国公”,但杨坚认为“随”字有个走之底,意思是走走停停,不吉利。所以就把国号改成了“隋”。但后世的人反而嘲笑杨坚不学无术——“隋”字本意是祭祀神灵的肉,其实含义更不吉利。
5.最普通的国号——唐宋
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,但他们的国号来源,相比之下就很普通,没有那么多故事。李渊在称帝以前,曾经被隋朝封为“唐国公”,后来就用“唐”当国号。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虽然没有获得过封号,但他曾经在宋州担任节度使,所以他即位以后就把国号定为“宋”。
6.最“省事”的国号——各种小国
和其他大国相比,历史上很多小国的国号就取得省事多了,直接“抄袭”之前王朝的国号就行。比如,汉朝灭亡后,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好几个国号叫“汉”的政权,而且建立者一般都姓刘。再比如,唐朝灭亡以后,又出现过两个叫“唐”的政权,而且建立者都姓李。你猜到了吧,其实这些小国,都是想借之前的王朝抬高自己的身价。
7.最“有文化”的国号——元
蒙古人建立的元朝,国号来自汉族人的《周易》中的“大哉乾元”。你可能很奇怪,为啥蒙古人要用汉人的典籍取国号?原因就在于《周易》是儒家的重要经典,用它来起国号,就等于宣告蒙古人认同汉人的儒家文化,这样有利于树立新王朝的正当性。
8.最“虔诚”的国号——明
我们都知道,白莲教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,明朝的国号其实也来自“白莲教”。白莲教的核心教义是“明王”即将出世,“明王”就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,他救民于水火。所以,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就自称明王,朱元璋曾经参加过红巾军,他把国号定为“大明”,就是顺应这种信仰。
9.含义最丰富的国号——清
清朝的含义很丰富,有人认为这是满语,因为在满语中“大清”指的是“勇士”,所以清朝也就是“勇士之国”。还有人认为是顺应“五德终始说”,即每个朝代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中的一种,朝代更替对应的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。比如,明朝对应的是火德,连皇帝都姓“朱”,是火的颜色。“清”是三点水旁,对应水德。所以用“清”当国号,是因为“水”能灭“火”,大清打败大明。
10.总述一下,不管国号的来源是啥,都是为了塑造朝代的正当性,让人们一看到这个国号,就觉得这个新王朝的建立是正当的,自己以后就是这个王朝的子民。
延伸阅读&本书介绍
福利时刻
1.长摁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免费领取得到电子书7天会员体验卡(已经领取过的用户不能重复领取);
2.撰写推荐语转发朋友圈截图发送至“江苏人民出版社”公号后台或在该公号留言推荐,将精选5条随机送本书单纸质书一本(单本)。
扫码关注“江苏人民出版社”公号
• end •
编辑 | 开敏